Christoph Kohstall 與 Mona,這是一個具有創新設計和大型語言模型 (LLMs) 的系統,旨在安全地與人類互動。來源:Kind Humanoid
隨著人形機器人開發者的數量不斷增加,一些公司開始攜手合作。1X Technologies AS 今天宣布收購 Kind Humanoid Inc.,這樣可以“將兩個擁有相似願景的機器人團隊結合在一起,以推進人形技術。”
Kind Humanoid 的執行長 Christoph Kohstall 表示:“加入 1X 對於 Kind Humanoid 來說是完美的下一步。”他曾是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也是 Google 機器人團隊的成員,並於 2023 年創立了 Kind Humanoid。
他說:“從最初在小車庫開始,到現在成為一個與我們的信念相同的團隊的一部分,這次收購讓我們的願景更接近現實。”他補充道:“我們可以一起創造真正能與人類聯繫並在最重要的地方發揮作用的機器人。”
Kind Humanoid 應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人類互動
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 Kind Humanoid 開發了 Mona,這是一個雙足人形機器人,旨在家庭和醫療等領域工作。這家三人的公司與著名設計師 Yves Béhar 合作,設計出靈感來自生物的外形。
它還應用了人工智慧和大型語言模型 (LLMs),使 Mona 能夠在日常情況下與人互動和協助。從其 Olympia 原型開始,Kind Humanoid 正在朝著開發通用型機器人而不是僅僅針對特定任務進行訓練的方向努力。
1X 擁抱家庭機器人使命
像 Kind Humanoid 一樣,1X Technologies 也在開發家庭用的通用型機器人。該公司的使命是“通過安全、智能的人形機器人與人類一起工作,創造大量的勞動力。”
1X 的執行長 Bernt Børnich 說:“找到一位不僅是強大的工程師,還在哲學和戰略上完全一致的人是非常罕見的,這樣的人能夠塑造人形機器人的產品。”他表示:“有 Christoph 加入 1X 團隊,將加速我們邁向充滿人形機器人的世界。”
1X Technologies 成立於 2014 年,最初名為 Halodi Robotics,現在在挪威的莫斯和加州的桑尼維爾設有辦事處。一年前,它在 B 輪融資中籌集了 1 億美元,並增加了來自 BMW 和 Tesla 的高管。
在 2024 年 5 月,1X 展示了在語音控制和任務鏈接方面的進展。在 8 月,該公司宣布推出其 NEO Beta 軟體和輕量級原型。
人形機器人接下來會去哪裡?
在 10 月的《機器人報告》播客中,Børnich 討論了 1X 計劃在家庭中訓練和測試其系統的計劃。
該公司表示:“兩家新加入公司的關係建立在一個基本信念上,即人形機器人需要與人類一起發展——生活和學習在我們之中。”他們強調:“專注於安全,1X 正在引領下一波機器人技術,提供可接觸和實用的日常產品。”
相比之下,許多其他開發人形機器人的公司則專注於商業應用,從簡單的物料處理任務開始,涉及物流和製造。例如,Agility Robotics 正在與 GXO、Schaeffler、Ricoh 和 Manhattan Associates 合作。
在 12 月,Figure AI 宣布將其 Figure 02 人形機器人運送給付費客戶。BMW 集團已經測試了 Figure 02,用於處理汽車生產線上的金屬部件。
立即註冊以節省 40% 的會議通行證費用!
本文由 AI 台灣 運用 AI 技術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資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FB 社團,
隨時掌握最新 AI 動態與實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