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德克薩斯州的格雷普維恩舉行的Gartner IAM峰會充滿了許多見解,特別是關於機器身份管理(MIM)。這次活動強調了塑造這個領域的轉型趨勢和挑戰,為企業提供了思考領導和可行的策略,以應對這些複雜的問題。
擴展IAM以包容機器和非人類身份
人類身份管理和機器身份管理在組織中有不同但互補的目的。人類IAM專注於管理用戶訪問,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戶體驗,而機器(非人類)身份管理則確保互聯系統(設備、工作負載、應用程式、服務、API等)的順利運作。人類IAM在商業運營中扮演著明顯的角色,恢復訪問權限並減少員工和客戶的摩擦。相對而言,MIM在幕後運作,防止故障、自動化失敗和漏洞,而不直接影響用戶。這兩個框架共同形成了一個以身份為首的安全方法,以維持當今複雜數位生態系統中的安全性、生產力和運營連續性。
機器和非人類IAM將身份管理擴展到桌面和伺服器、網絡設備、移動端點以及物聯網(IoT)和運營技術(OT)系統,還包括雲服務、虛擬機(VM)、容器、API和應用程式等複雜工作負載。這些機器(非人類)身份在混合多雲環境中不斷互動,因此安全的身份驗證、訪問控制和治理變得至關重要。
這一變化反映了IT生態系統的性質正在改變。隨著組織依賴機器之間的通信、API和自動化工作負載,每個實體無論是人類還是機器,都必須被視為可信的、受管理的身份。機器IAM提供了一個框架,用於監控、保護和治理這些實體,確保遵循最小權限原則、無常駐權限和零信任方法。
為量子時代做準備
隨著量子計算的進步,組織面臨著未來保護其加密系統的迫切需求。量子計算機承諾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但也對現有的加密協議構成重大威脅,特別是像RSA和ECC這樣的非對稱算法。
這一策略的關鍵是清點當前的加密資產並識別舊算法中的漏洞。工具必須採用模組化的加密方法,實現無縫過渡到後量子加密(PQC)安全算法,如CRYSTALS-DILITHIUM和CRYSTALS-KYBER。這種模組化確保在量子威脅對傳統加密技術演變的過程中,持續保持安全而不影響操作。
證書生命週期管理,具備可見性、控制和洞察 – 一切盡在掌握
安全領導者必須首先發現並清點他們最關鍵和敏感的資產,這些資產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因為這些資產最有可能成為量子威脅的目標,因為它們的價值和敏感性。
組織必須對其加密資產進行全面審查,包括證書、算法和加密庫。這一過程應包括映射所有負責發放和管理關鍵證書的公私證書機構(CA),以確保對加密依賴的清晰理解。同時,評估PQC算法(如CRYSTALS-DILITHIUM和KYBER)與現有商業應用和基礎設施的兼容性也至關重要。
這一複雜的過程需要各業務單位之間的重大合作,強調自動化和加密靈活性以簡化操作並確保效率的必要性。Gartner建議企業建立加密卓越中心,並啟用加密靈活性,以便現在就為PQC做好準備。
IAM標準的重要性
IAM的領域涵蓋了多個領域,如IAM、IGA、PAM、WIM、CLM和IoT/邊緣,每個領域都針對特定的使用案例。然而,這些解決方案往往孤立運作,導致生態系統的碎片化。這種缺乏整合的情況限制了跨平台的可見性,降低了運營效率,並削弱了建立一致和全面安全實踐的能力。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採用標準化框架變得至關重要。供應商必須使其解決方案與SPIFFE、WIMSE、CAEP、Authzen和可驗證憑證等協議保持一致,以促進不同生態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和整合。客戶則應評估現有供應商工具如何適應他們更廣泛的運營並支持共享信號。
參加Gartner IAM峰會的會議,與客戶和潛在客戶會面,並與互補供應商交談,讓我感到非常高興。要了解更多有關AppViewX如何幫助您進行機器身份管理、證書生命週期管理和PKI的信息,請立即請求演示。
本文由 AI 台灣 運用 AI 技術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資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FB 社團,
隨時掌握最新 AI 動態與實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