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機械工程師團隊開發了一種自動化方法,可以將活蟑螂和電子設備結合,創造出半機械蟑螂,這樣可以大大加快這個過程。在他們的研究中,這項研究已在arXiv預印本伺服器上發表,團隊教會了一個機器手臂如何將電子設備連接到活昆蟲上。
之前的研究顯示,將電子設備連接到活昆蟲(如蟑螂)上是可能的,這樣可以在不傷害它們的情況下遠程控制它們的行為。這項技術通常是以一個小背包的形式出現,裡面包含通信和電力處理設備,還有刺激昆蟲的探針。例如,刺激蟑螂的左觸角可以使它向左轉。
研究還顯示,連接過程需要時間、耐心和靈巧。大多數從事這類項目的研究人員報告說,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
想要建立這類半機械昆蟲軍隊的研究人員指出,連接時間太長——為了搜索和救援工作創造數百或數千隻這樣的昆蟲,勞動成本會非常高。在這項新的研究中,新加坡的團隊開發了一種自動化的過程,不僅使工作更一致,還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昆蟲暴露在二氧化碳中,這會讓它們進入睡眠狀態。然後,蟑螂被放置在一個平台上,平台使用金屬棒自動固定住它們,這樣可以暴露出需要的身體部位。
一個預先編程的計算機視覺系統然後識別電子設備需要放置的位置,並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一個已經訓練過的機器手臂,這個手臂會拿起所需的電子設備,然後將它們安裝到昆蟲上。當它們安裝好後,固定的金屬棒會收回,昆蟲就可以自由活動了。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每68秒生產一隻半機械蟑螂。測試顯示,這些半機械蟑螂的工作效果與手動連接的蟑螂一樣好。
研究團隊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是找到方法使這些半機械蟑螂能夠自主行動——目前同時遠程控制數百隻蟑螂還不現實。
更多信息:
Qifeng Lin 等,半機械昆蟲工廠:基於視覺引導的機器手臂操作自動組裝系統以構建昆蟲-計算機混合機器人,arXiv (2024)。DOI: 10.48550/arxiv.2411.13164
arXiv
© 2024 Science X Network
新聞來源
本文由 AI 台灣 使用 AI 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進行事實查核。加入 AI TAIWAN Google News,隨時掌握最新 AI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