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最後一類可能收集的信息是來自其他來源的數據。例如,如果你使用 Google 或蘋果公司 (Apple Inc.) 的登錄方式創建 DeepSeek 帳戶,DeepSeek 會從這些公司獲取一些信息。根據其政策,廣告商也會與 DeepSeek 分享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包括“用於廣告的移動識別碼、加密的電子郵件地址和電話號碼,以及 Cookie 識別碼,我們用這些來幫助匹配你和你在服務外的行為。”
DeepSeek 如何使用信息
大量的數據可能從 DeepSeek 的國際用戶基礎流向中國,但公司仍然擁有如何使用這些信息的權力。DeepSeek 的隱私政策表示,公司將以許多典型的方式使用數據,包括保持服務運行、執行其條款和條件以及進行改進。
然而,關鍵是,公司的隱私政策暗示它可能會利用用戶的提示來開發新模型。根據其政策,該公司將“審查、改進和開發服務,包括通過監控你設備上的互動和使用情況,分析人們如何使用它,以及訓練和改進我們的技術。”
DeepSeek 的隱私政策還表示,公司將使用信息來“遵守[其]法律義務”——這是一個許多公司在其政策中包含的通用條款。DeepSeek 的隱私政策表示,其“企業集團”可以訪問數據,並在需要時與執法機構、公共機構等分享信息。
雖然所有公司都有法律義務,但那些位於中國的公司有顯著的責任。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官員通過了一系列網絡安全和隱私法,旨在允許國家官員向科技公司索取數據。例如,2017 年的一項法律規定,組織和公民應“配合國家情報工作。”
這些法律,加上美中之間日益增長的貿易緊張局勢和其他地緣政治因素,引發了對 TikTok 的安全擔憂。支持 TikTok 禁令的人認為,該應用可能會收集大量數據並將其發送回中國,並且該應用也可能被用來推動中國的宣傳。(TikTok 否認將美國用戶數據發送給中國政府。)同時,一些 DeepSeek 用戶已經指出,該平台未能對 1989 年天安門廣場事件提供答案,並且對某些問題的回答聽起來像是宣傳。
Willemsen 說,相較於像 TikTok 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的用戶,與生成式 AI 系統進行消息交流的人更為主動參與,內容感覺更個人化。簡而言之,任何影響都可能更大。他說:“潛在內容改變、對話方向引導的風險,在主動參與中應該引起更多關注,而不是更少,特別是考慮到模型的內部運作廣泛未知,其門檻、邊界、控制、審查規則和意圖/角色大多未經審查,而它在其初始階段已經如此受歡迎。”
倫敦國王學院的 Olejnik 說,雖然 TikTok 禁令是一個具體情況,但美國立法者或其他國家的立法者可能會再次基於類似的前提採取行動。Olejnik 說:“我們不能排除 2025 年會帶來擴展:直接針對 AI 公司的行動。當然,數據收集可能再次被列為原因。”
更新於 2025 年 1 月 27 日美東時間下午 5:27:增加了有關 DeepSeek 網站活動的更多細節。
本文由 AI 台灣 運用 AI 技術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資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FB 社團,
隨時掌握最新 AI 動態與實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