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系統「不太靈活,也不太分散」,克拉克告訴《連線雜誌》(WIRED)。克拉克說,他們相對較少的大型系統「在戰鬥中並不太相關」。
莫斯科的策略假設戰場會相對靜態。在前線,他們會部署一種名為「Infauna」的重型裝甲車,專門針對無線電通訊。在更遠的地方,距離前線約15英里,他們會派出「Leer-3」,這是一輛六輪卡車,不僅能干擾行動網絡,還能攔截通訊,甚至將簡訊轉發到附近的手機。再更遠的地方,距離約180英里,消防車大小的「Krasukha-4」會干擾空中感測器。
「當你接近前線時,你會遇到電子干擾」,克拉克說。「你的GPS不會運作,你的手機不會運作,你的Starlink不會運作。」
這種電磁無人區就是當你「大量干擾」時會發生的情況,克拉克解釋道。但這有一個很大的權衡,他說。跨頻譜干擾需要更多的能量,擴大地理範圍的干擾也需要更多能量。系統的能量越大,體積就必須越大。因此,你可以在目標區域內干擾所有通訊,或者在更遠的地方干擾一些通訊——但不一定能同時做到這兩者。
快速移動和干擾
俄羅斯的軍隊在戰爭初期因為糟糕的通訊、更糟的計畫,以及在適應上的普遍遲鈍而受到困擾。即便如此,它仍有很大的先發優勢。「不幸的是,敵人在數量和物質上有優勢」,烏克蘭國防科技新創公司UP Innovations的代表在一份書面聲明中告訴《連線雜誌》(WIRED)。
因此,烏克蘭發展了兩種互補的策略:生產大量更便宜的電子戰解決方案,並使它們具有迭代性和適應性。
例如,烏克蘭的「Bukovel-AD」反無人機系統可以輕鬆安裝在皮卡車後面。「Eter」系統,大小如同一個手提箱,可以檢測來自俄羅斯電子戰系統的干擾信號,讓烏克蘭能用火炮瞄準它們。烏克蘭電子戰公司Kvertus現在製造15種不同的反無人機系統——從干擾無人機的背包到可以安裝在無線電塔上的固定設備,以抵禦來襲的無人機。
當2022年全面戰爭開始時,Kvertus只有一款產品:一種肩扛式反無人機槍,如EDM4S。「在2022年,我們生產了數十台設備」,Kvertus的CEO Yaroslav Filimonov在今年三月我們在基輔的辦公室見面時告訴我。「到2023年是數百台。現在?是數千台。」
本文由 AI 台灣 運用 AI 技術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資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FB 社團,
隨時掌握最新 AI 動態與實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