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一般用途人工智慧實務守則初稿》標誌著歐盟在創建全面的規範指導,以應對一般用途人工智慧模型的努力。
這份草案的制定是一項合作努力,涉及來自行業、學術界和公民社會的多方意見。該倡議由四個專業工作組主導,每個工作組針對人工智慧治理和風險緩解的特定方面進行討論:
工作組一:透明度和版權相關規則
工作組二:系統性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工作組三:系統性風險的技術風險緩解
工作組四:系統性風險的治理風險緩解
該草案與現有法律相符,例如歐盟基本權利憲章。它考慮了國際做法,力求風險與應對措施的比例協調,並旨在通過考慮快速的技術變化來保持未來的適應性。
草案中概述的主要目標包括:
- 澄清一般用途人工智慧模型提供者的合規方法
- 促進人工智慧價值鏈的理解,確保人工智慧模型無縫整合到下游產品中
- 確保遵守聯盟的版權法律,特別是有關用於模型訓練的受版權保護材料的使用
- 持續評估和緩解與人工智慧模型相關的系統性風險
識別和緩解系統性風險
這份草案的一個核心特點是其系統性風險的分類法,涵蓋了這些風險的類型、性質和來源。文件列出了各種威脅,例如網絡犯罪、生物風險、對自主人工智慧模型的控制喪失以及大規模錯誤資訊。通過承認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演變的特性,草案認識到這一分類法將需要更新以保持其相關性。
隨著具有系統性風險的人工智慧模型變得越來越普遍,草案強調了建立健全的安全和保障框架(SSF)的必要性。它提出了一個措施、子措施和關鍵績效指標(KPI)的層級,以確保在模型生命周期內適當的風險識別、分析和緩解。
草案建議提供者建立流程,識別和報告與其人工智慧模型相關的重大事件,並根據需要提供詳細的評估和糾正措施。它還鼓勵與獨立專家合作進行風險評估,特別是對於那些構成重大系統性風險的模型。
對人工智慧規範指導採取主動立場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將於2024年8月1日生效,要求該守則的最終版本在2025年5月1日之前準備好。這一倡議強調了歐盟對人工智慧規範的主動立場,強調了人工智慧安全、透明和問責的必要性。
隨著草案的持續演變,工作組邀請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完善文件。他們的合作意見將塑造一個旨在保護創新同時保護社會免受人工智慧技術潛在陷阱的規範框架。
儘管仍處於草案階段,歐盟的通用人工智慧模型實務守則可能成為全球負責任的人工智慧開發和部署的基準。通過解決透明度、風險管理和版權合規等關鍵問題,該守則旨在創造一個促進創新、維護基本權利並確保高水平消費者保護的規範環境。
此草案的書面反饋開放至2024年11月28日。
另見:Anthropic敦促進行人工智慧監管以避免災難
想了解更多行業領袖關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資訊?請查看在阿姆斯特丹、加利福尼亞和倫敦舉行的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博覽會。這一綜合活動與其他領先活動同時舉行,包括智能自動化會議、BlockX、數字轉型週和網絡安全及雲博覽會。
在這裡探索其他即將到來的企業技術活動和由TechForge提供的網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