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31 7 月, 2025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 Home
  • AI 綜合新聞
  • AI 自動化與 AI Agents
  • AI 智慧產業
  • 機器學習與應用
  • 自然語言處理
  • 神經連結和腦機接口
  • 機器人與自動化
  • 道德與法規
  • 安全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 Home
  • AI 綜合新聞
  • AI 自動化與 AI Agents
  • AI 智慧產業
  • 機器學習與應用
  • 自然語言處理
  • 神經連結和腦機接口
  • 機器人與自動化
  • 道德與法規
  • 安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Your Ad
Home AI 綜合新聞

MLOps 是團隊運動:共同努力將 AI 實現運營

2025-01-21
in AI 綜合新聞
0 0
0
MLOps 是團隊運動:共同努力將 AI 實現運營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Your Ad


回顧我的分析專案

有時候,我會回想起我第一個分析專案,感到非常尷尬。在我完成研究生學位的專題專案時,我的團隊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這個專案是為當地的健康系統做的,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清理和準備他們提供的數據。然後我們訓練了幾個模型,發現隨機森林模型效果最好。最後,我們把訓練的程式碼交給當地健康系統,告訴他們可以用這些程式碼重建我們的模型,然後我們就畢業了,繼續前行。不幸的是,我們的課程並沒有教我們如何將模型投入實際使用。我們從未寫過評分函數,也沒有考慮模型將如何被使用。我們的角色在模型訓練完成後就結束了。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自那以後,我與許多組織的工程師交談,了解他們在將模型投入生產時所遇到的困難。他們的抱怨中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數據科學家往往把模型“扔過圍欄”給IT部門處理。IT部門需要花時間編寫評分程式碼、準備數據來進行評分,並實施模型,通常卻得不到數據科學家的充分資訊。擁有了這種新視角,我開始思考如果能重來,我會如何改進我的專題專案,讓我們的模型更容易使用。

數據科學家

數據科學家在分析過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他們不僅開發模型,還理解業務問題。數據科學家熟悉模型的應用以及用來開發模型的基礎數據。此外,他們應該與IT和MLOps工程師建立共識,以了解開發、測試和生產環境之間的限制和差異。在一些組織中,他們還與風險團隊合作,以提供模型的驗證,確保其低風險。數據科學家理解模型性能的統計指標和數據分佈的變化。他們與最終用戶和IT溝通與合作,以確定模型何時失效,並制定快速更新模型的行動計劃。

MLOps工程師(IT)

MLOps工程師,許多組織稱之為工程師或IT,負責驗證和測試數據科學家的模型,將模型投入生產並提供給最終用戶。IT和MLOps工程師了解並監控測試和生產基礎設施。MLOps工程師促進AI在企業中的使用,幫助團隊從實驗過渡到成功且可重複的企業AI實施。他們的工作是確保數據科學家開發的模型能夠擴展,以滿足生產環境中的業務需求,同時持續評估數據以了解模型的有效性。

經理與高層主管

經理和高層主管主導專案,以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改善結果。他們關注組織的分析過程的有效性,並通過資助試點專案來推動AI創新。他們關心現代化企業,以降低成本並達成組織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例如投資回報率(ROI)和價值實現時間(TTV)。

風險分析師與經理

根據你的行業,你可能需要處理影響機器學習(ML)部署的額外法規考量。這就是風險分析師和經理的角色。風險分析師分析、記錄並幫助減輕模型風險。他們了解哪些法規要求適用於他們的組織,並幫助量化不良模型的成本。風險分析師需要從最終用戶那裡獲取業務流程的信息,以及從數據科學家那裡獲取模型的信息。

最終用戶

最終用戶利用模型的輸出來影響組織的決策。例如,分析的最終用戶包括:

  • 在決定是否向個人提供貸款時,貸款專員利用違約概率(PD)模型。
  • 市場行銷人員利用傾向模型來確定針對一組潛在客戶的行銷活動。
  • 客戶成功經理利用流失模型來判斷哪些客戶有高風險取消合約,因此需要特別關注。

最終用戶希望利用可用的信息做出正確的選擇。雖然他們可能不理解模型背後的分析,但他們需要相信模型的輸出能幫助他們。他們希望獲得易於理解的分析過程和模型輸出的信息,包括:

  • 清晰且可行的建議。
  • 自然語言生成(NLG)解釋如何解讀指標。
  • 模型的可解釋性,讓他們了解一般規則如何影響輸出,以及為什麼模型對特定輸入做出預測。

團隊合作

除了這些角色外,我們還可能看到數據工程師、AI倫理學家、AI產品經理、商業分析師、提示工程師等。當你回顧所有影響分析專案的人時,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以下是五個有助於協調團隊朝著統一MLOps策略努力的共同特徵:

  • 溝通——清晰且具同理心的溝通對於MLOps團隊至關重要,能夠協調利益相關者並表達多樣的目標。這是成功的基石,需要一致性和清晰度。
  • 利益相關者的參與——質量參與比花費的時間更重要,目標是達成共同的里程碑,而非個人的勝利。
  • 團隊合作——不再把任何事情扔過圍欄。團隊合作建立在統一的節奏上,促進協作文化,減少摩擦,增強集體成就。這不僅關乎個別任務,而是關乎團隊努力的一致流動。連接、迭代和重複。
  • 解決問題——AI的核心是通過技術解決人類問題。當MLOps團隊合作並迭代問題時,他們培養了一種特殊的環境,鼓勵創造性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往往位於不同專業領域的交集處。這種集體知識不僅關乎個別領域的專業能力,還關乎能夠靈活應對這些領域交界處出現的挑戰。
  • 展現領導力——即使角色之間的責任界限模糊,領導力仍然至關重要。每位團隊成員都應該被賦予領導和主動行動的權力,即使在缺乏直接指示的情況下。及時告知團隊新出現的問題,並體現領導力是行動的原則,個人應該始終為團隊做正確的事情。

當組織採用MLOps時,團隊努力解決出現的共同問題,而個人則在各自的領域中領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開始理解職位角色之間的自然緊張關係。這促進了跨越這些人際邊界的工作,使團隊能夠共同獲勝。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它也不是單一個體的工作。它需要無數專家的參與,如工程師、工匠、勞工和決策者,大家共同朝著一個宏大的目標努力。就像一個繁忙的帝國,MLOps依賴於合作精神,目標是將AI模型投入實際運用。自然,建立你的團隊是成功MLOps策略的基石。

了解更多

查看我們免費的1小時網路研討會,提升你的分析之旅

閱讀有關SAS Viya如何成為MLOps完美選擇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與Luis Flynn合作撰寫的。



新聞來源

本文由 AI 台灣 運用 AI 技術編撰,內容僅供參考,請自行核實相關資訊。
歡迎加入我們的 AI TAIWAN 台灣人工智慧中心 FB 社團,
隨時掌握最新 AI 動態與實用資訊!

Tags: MLOps實現運營是團隊運動共同努力將
Previous Post

從軟體工程轉型為資料科學

Next Post

AI在學術界的未來URI峰會揭示人工智慧的優勢與挑戰

Related Posts

中國教育改革人工智慧助力創新人才培育
AI 綜合新聞

中國教育改革人工智慧助力創新人才培育

2025-06-11
AI 助力中風患者康復Devon 的 SAMueL-2 計畫創新突破
AI 綜合新聞

AI 助力中風患者康復Devon 的 SAMueL-2 計畫創新突破

2025-04-24
2027 年 AI 預測人類水平 AI 的全新里程碑
AI 綜合新聞

2027 年 AI 預測人類水平 AI 的全新里程碑

2025-04-21
全球AI教育市場蓬勃發展智慧學習工具引領新趨勢
AI 綜合新聞

全球AI教育市場蓬勃發展智慧學習工具引領新趨勢

2025-04-21
AI 技術對人類智能的影響我們在失去什麼?
AI 綜合新聞

AI 技術對人類智能的影響我們在失去什麼?

2025-04-20
MIT 研發新技術提升 AI 生成代碼準確性助力非專業人士掌握 SQL 語言
AI 綜合新聞

MIT 研發新技術提升 AI 生成代碼準確性助力非專業人士掌握 SQL 語言

2025-04-18
Next Post
AI在學術界的未來URI峰會揭示人工智慧的優勢與挑戰

AI在學術界的未來URI峰會揭示人工智慧的優勢與挑戰

學習建立高級 AI 圖像應用程式 | Ida Silfverskiöld 著 | 2025 年 1 月

學習建立高級 AI 圖像應用程式 | Ida Silfverskiöld 著 | 2025 年 1 月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Archives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 2025 年 1 月
  • 2024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 2024 年 10 月
  • 2024 年 9 月
  • 2024 年 8 月
  • 2024 年 7 月
  • 2024 年 6 月
  • 2024 年 5 月
  • 2024 年 4 月
  • 2024 年 3 月
  • 2024 年 2 月
  • 2023 年 10 月
  • 2023 年 9 月
  • 2023 年 8 月
  • 2023 年 7 月
  • 2023 年 5 月
  • 2023 年 3 月
  • 2023 年 1 月
  • 2022 年 12 月
  • 2022 年 11 月
  • 2022 年 5 月
  • 2022 年 4 月
  • 2022 年 1 月
  • 2021 年 11 月
  • 2021 年 8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0 月
  • 2020 年 9 月
  • 2019 年 7 月
  • 2018 年 11 月

Categories

  • AI 智慧產業
  • AI 綜合新聞
  • AI 自動化與 AI Agents
  • 安全
  • 機器人與自動化
  • 機器學習與應用
  • 神經連結和腦機接口
  • 自然語言處理
  • 道德與法規
Your Ad
  • 關於我們
  • 廣告合作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政策
  • DMCA
  • Cookie 隱私權政策
  • 條款與條件
  • 聯絡我們
AI TAIWAN

版權 © 2024 AI TAIWAN.
AI TAIWAN 對外部網站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AI 綜合新聞
  • AI 自動化與 AI Agents
  • AI 智慧產業
  • 機器學習與應用
  • 自然語言處理
  • 神經連結和腦機接口
  • 機器人與自動化
  • 道德與法規
  • 安全

版權 © 2024 AI TAIWAN.
AI TAIWAN 對外部網站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